煙膠
出處:《綱目》
別名:牛皮灶岸(《綱目》),皮煙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。
來源:為老法熏硝牛皮過程中,牛皮受熱后煏出的油狀液體,淋瀝于灶面上,日久積累而成的黑褐色膠狀物。從灶面上鏟起,干燥之。
生境分布:過去多產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現因大部改為化學制皮,已很少出產。
性狀:為黑褐色或黃褐色不規(guī)則的塊狀,內呈粉性而易碎,斷面每有細毛和雜質混入,有煙火氣。一般以年久、塊厚而堅、煙火氣濃、粉細、雜質少者為佳。
性味:《本草經疏》:"味辛苦,氣微溫。"
功能主治:《綱目》:"主治頭瘡白禿,疥瘡風癬,癢痛流水.牛皮灶岸為末,麻油讕涂,或和輕粉少許。"
附方:治牛皮癬:煙膠三錢,寒水石三錢,白礬三錢,花椒一錢半。為末,臘豬脂調搽。(《積德堂經驗方》)